我教比丘循方乞食。令其舍贪。成菩提道。诸比丘等。不自熟食。寄于残生。旅泊三界。示一往还。去已无返。
我教比丘,循方乞食:我教化所有的比丘,依照次序,这么顺着方向去乞食。你向南去乞食,他就向北方去乞食,有的向东方,有的向西方;各有各人的方向,各有各人的处所。那么循方乞食,去化缘──去托钵乞食,就是托着钵到外边去化饭吃。为什么要叫他化饭呢?(一)一切众生供养出家人饭食,可以种他的福报,可以了去他的苦恼。(二)出家人自己不预备饮食,也不预备东西,到外边化来什么东西,就吃什么东西。化来好的饭,就吃好的;化来不好的,就吃不好的,所以自己也没有贪心。
令其舍贪:令比丘舍除这个贪心。你若自己做饭,今天做这个不好吃,我明天再做好吃的!后天做更好吃的东西,再后天做更好吃的东西,这就没有止境。去到外边化缘──化这个饭,有什么东西吃什么东西,不拣择、不分别饮食好不好。不能说是今天化来的斋饭味道好,高兴的就吃,吃到把肚子胀得大大的;明天化来不好吃的东西,就不吃了。不能这样子,好的、不好的都一样吃;总而言之,吃饱就算了,这叫“去贪”。成菩提道:因为“君子谋道不谋食”,修道的人,只问“我这个道业成没成就”?不管吃得好不好。所以你们到这儿来研究佛法,我告诉你们,不要知道那个吃的东西味道好不好!
诸比丘等,不自熟食:这所有一切出家人,不立炊爨(音:cuan篡),不自己做饭吃。寄于残生:就是维持这个生命,这个身体活着就可以了。旅泊三界:我们人住在这个世界上,在陆地上住着,这叫“旅”;在水上住着,在船上睡着,这叫“泊”。我们现在在这个世界,就好像住到旅馆(hotel)一样,所以就不要这么执着。三界,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示一往还:这表示什么呢?为什么我什么都不贪呢?表示我这一回生命结束了之后,再也不到这个地方来了!这个地方最不清净了!所以去已无返:再也不到这个地方来了。就是美国这么样子漂亮的厕所、漂亮的房子,也是来一次就够了,再不要来了!不要贪恋这个厕所,厕所是臭的嘛!你贪它好干什么?这个世界也是臭的,你不要以为这个世界是干净的,这个世界就是个厕所!
云何贼人,假我衣服:云何你做贼,尽偷东西啊?你穿着我佛教出家人的衣服,穿起来一件袍、搭起来一件衣,到那个地方,就说:“我是个法师,我可以讲经给你们听,你们大家要相信我!”裨贩如来:就贩卖如来的佛法,拿着佛法来做生意。造种种业,皆言佛法:他只知道要敛财,只知道和人化缘,叫人布施给自己。却说:“喔,这一切一切皆是佛法!你跳舞也是佛法,你喝酒也是佛法,你奏音乐都是佛法!这都是佛的八万四千法门之一!”他讲得是井井有条、津津有味。喔,你抽烟也是合佛法,喝酒也合佛法,你赌钱都是佛法;他什么都可以,甚至于你一切一切都没问题!
却非出家具戒比丘:可是怎么样?你叫他受戒,问:“你受了什么戒了?你受了具足戒了吗?”“什么叫具足戒啊?”不要说具足戒,五戒他都不懂,八戒更不明白,十戒也不用问,更不要说十重四十八轻。所以果章到那儿问“十重四十八轻”,他怎么能懂呢?这个“却非出家”,可是他就不是一个出家受了具足戒的比丘。为小乘道:他就为这一小点攀缘心,和人拉拢社会的关系,这叫“行小乘法”。
由是疑误:因为这个,他就有很多被人疑惑的地方,他自己也不明白,所以说疑误无量众生,堕无间狱:本来人家想学好的,你说遇着这么一个糊涂师父,就是前边讲那个“懵懂传懵懂,一传两不懂;师父下地狱,徒弟往里拱。”这样子,都堕无间狱了!什么叫“堕无间狱”呢?无间狱,就是“无间地狱”,没有间断的。一个人在这个地狱里也满,多人也满;一个人在这个地狱里头,没有空余的地方;多人在这个地狱里头,也不会挤迫,也没有空余的地方,这叫“无间地狱”。在这无间地狱里,永远都不会出来的,所以这是痛苦的,是很危险的!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烧一指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长揖世间,永脱诸漏;虽未即明无上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若不为此,舍身微因,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如我马麦,正等无异。
若我灭后,其有比丘,发心决定修三摩提:假设等到我入涅槃之后,那时候有出家的比丘,他发心想要一定修这个定力。能于如来形像之前,身然一灯:他能在佛的前边,用刀把身上的肉挖开,在这个地方添上油来点灯,这叫“身然一灯”。烧一指节:或者把这个指头,烧去一节、两节。及于身上爇一香炷:或者在身上,例如我们在手臂上燃香,这就叫在身上爇一香炷。那么燃一枝香或者两枝、三枝,这样子。
我说是人无始宿债,一时酬毕:释迦牟尼佛说,我说这个人在无始劫以来,宿世所欠的债务,在这一个时候,就都会还了了。长揖世间,永脱诸漏:就永远不会再来这个世间来受苦了!“长揖世间”,就是这一生报尽了,再不会生到这个娑婆世界,受这种的苦恼了。他一切的漏,也都永远脱离了!虽未即明:虽然没有即刻就明白无上觉路:没有再比这高上的这个觉路。是人于法已决定心:这个人于佛法上已有这个决定的心,不会退堕了。
若不为此:假设你不这样做的话。不怎么样呢?舍身微因:你舍你身上来燃香、点灯,或者烧指。若没有种这小小的善因的话,纵成无为,必还生人,酬其宿债:你纵然成道了,你纵然开悟了,甚至于成佛,你一定再回来做人,还要还宿世的这种债务。如我马麦,正等无异:就好像我吃了九十天喂马的那个麦子,是一样的。
佛怎么九十天吃喂马的麦子呢?因为在过去生的时候,释迦牟尼佛做一个在梵志山上的梵志,带着五百个童子在那儿修道。这时候也有佛出世,这位佛出去化缘,因为家里有一个有病的比丘;有病的比丘不能出去化缘,这位佛就叫这一些比丘在斋主那儿乞多一份斋饭,回来给这有病的比丘吃。那么比丘拿着斋饭,经过梵志山,这个梵志闻见饭的香气,他就生了一种妒忌心,说是:“哎,这一些个秃头的和尚,怎么可以吃这么好的东西呢?”就说这一些个没有头发的和尚,只可以吃喂马的麦子,不应该吃这么好的东西。他这五百个弟子,也随声附和,就说:“对的,他们应吃那个喂马的麦子!”
那么释迦牟尼佛成佛了,带着五百个徒弟到这一个国家去结夏安居,这个国王早先很欢迎,把他接到国家来了之后,怎么样啊?哈,这国王又不供养这一些个和尚了!在这时候,一个喂马的马师看见释迦牟尼佛和五百个弟子都没有饭吃,于是就天天用喂马的麦子,来供养释迦牟尼佛和他五百个弟子。
释迦牟尼佛就是当初在梵志山,带着五百个童子在那儿修道的梵志,今生成佛了,这五百个童子就变成五百个罗汉。虽然都证果了,但是他在因地的时候毁谤人家,说这个比丘应该给他吃喂马的麦子,因此今生他虽然成佛了,还要受九十天吃喂马麦子的宿债,所以说“如我马麦,正等无异”。如果他不燃灯或者燃指,或者燃香在身上的话,也就像我要受九十天吃喂马的麦子那个果报一样的。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
汝教世人修三摩地,后断偷盗:阿难哪!你应该教一切世人,他想修定力的;虽然想要修行,但是应该断这个偷盗的心。是名如来、先佛世尊,第三决定清净明诲:这个就是释迦牟尼如来和以前的佛说的第三种决定不能改变的清净明诲。 文章摘自:佛陀正法网
【佛陀正法本意大回向文】
南无佛陀释迦牟尼授记师燃灯古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
至诚顶礼一切见闻者共沾妙法,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心开意解走向解脱成就佛果。
南无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尊法,
一切贤圣僧摩诃萨,感恩龙天护法护持正法,感恩一切觉悟者摩诃萨
愿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未觉悟的众生、无论僧俗、男女、任何种族
种种有情六道众生见闻听闻心闻者
共同惭愧累世因贪嗔痴所犯的身口意而至诚惭愧后不更做
至诚祈愿尽虚空法界一切正觉
慈悲威力加持万源苦众清净自性离苦得乐究竟解脱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
南无佛陀释迦牟尼授记师燃灯古佛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东方净琉璃世界消灾延寿药师佛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接引导师阿弥陀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尊佛
南无大智文殊师利菩萨南无大行普贤菩萨
南无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摩诃萨
南无大愿地藏王菩萨摩诃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摩诃萨。
至诚顶礼一切见闻者共沾妙法,法喜充满六时吉祥。
心开意解走向解脱成就佛果。
南无尽虚空遍法界过去现在未来一切诸佛菩萨一切尊法,
一切贤圣僧摩诃萨,感恩龙天护法护持正法,感恩一切觉悟者摩诃萨
愿一切过去未来现在未觉悟的众生、无论僧俗、男女、任何种族
种种有情六道众生见闻听闻心闻者
共同惭愧累世因贪嗔痴所犯的身口意而至诚惭愧后不更做
至诚祈愿尽虚空法界一切正觉
慈悲威力加持万源苦众清净自性离苦得乐究竟解脱
愿以此功德,普及于一切.
我等与众生,皆共成佛道